Biomed

主頁/Biomed

About Biomed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Biomed has created 123 blog entries.

《生技醫藥發展基地》中科虎尾園區 標準廠房啟用

中科虎尾園區新落成的標準廠房,共有十八個單元,昨天舉行落成啟用典禮,並配合舉辦招商說明會,未來將是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的重點基地。已引進友霖生技、友杏生技、銘安科技及王子製藥等知名廠商,具產業群聚優勢;產學合作方面,鄰近雲林科大、虎尾科大、中國醫藥大學北港校區、環球科大等高教學府,有利於中小型企業與新創公司的產學交流與技術合作。虎尾園區的基礎設施建構完善,並有單一窗口的行政服務,此次新推出標準廠房採綠建築規格設計,非常適合中小規模廠商及新創公司進駐。

出席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 鄭副院長:導入新科技讓高齡照顧更全面及人性化 達成「自主、自立、共融、永續」願景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6)日出席「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時表示,臺灣高齡化進展非常快速,因此行政院依據「高齡社會白皮書」,推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希望達成「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而這些目標皆需導入新科技應用,讓高齡照顧更加全面及人性化。今日會議討論主題為高齡科技產業,彰顯政府對高齡健康產業的照顧與關注,希望透過今日會議能夠找出高齡科技的創新方向,進一步納入行政院施政計畫中,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完善照顧高齡者福祉的願景化為實際行動

布局高齡科技 吳政忠政委:回應社會需求打造新護國神山

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今天登場,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行政院政委林萬億與吳政忠,以及產學研界共襄盛舉。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天表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支出已突破新台幣600億元,科技必須回應國家需求,台灣可藉此機會布局高齡科技產業,不僅可讓台灣長者優先享受台灣亮眼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人口面臨高齡化之際,也要讓台灣業者知道,用何種方式結合數位科技等,打造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今天會議結論將當成行政院未來重要施政參考,明年國科會預算也會有高齡科技的相關布局。

「生技產業拚兆元產業!」總統蔡英文:已破7000億元創10年新高

總統蔡英文23日接見「111年度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單位時表示,過去3年多的疫情,更加速國內生醫產業的發展,也讓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實力;2021年台灣生醫產業的營業額,突破7,000億元,創10年來的新高。未來政府會持續投入資源,在生技醫療研發及人才培育上,也會調整修正相關法令,會多管齊下,讓人民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服務,也要讓生技醫療產業不斷提升競爭力,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石崇良揭電子處方箋平臺規畫與次世代HIS藍圖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日前在生策會年會上,盤點多項數位醫療政策進展,包括電子處方箋平臺規畫、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或稱次世代HIS)藍圖。衛福部已在去年底公告41個電子處方箋交換欄位,目前正在建置平臺,此外衛福部也開發數位同意書簽章平臺,供民眾在平臺上簽署通訊診療知情同意書,讓遠距就醫流程更連貫。就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來說,衛福部希望該平臺扮演通用資料層角色,向下銜接各醫療院所的HIS,向上串接資料處理層和資料應用層,可進行健保申報、智慧醫療等應用。

跨部會攜手合作辦理「臺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發展論壇」 聚焦替代科技推動策略與產業生態系發展

行政院於2022年啟動臺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整合中研院、國科會、農委會、衛福部、環保署、教育部、經濟部之能量,部署三大主軸- 「替代科技研發」、「減量策略與驗證平台建置」、「優化動物實驗管理」,期能加速建立可以和動物實驗互補搭配的替代技術,推升生醫研究品質與監管風險評估效能。為聆聽各界意見、凝聚共識,今(20)日舉辦之「臺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發展論壇」,由國科會、農委會、環保署等說明政策成果與規劃,共有8個民間動保團體、20多家企業及學研醫界跨領域學者專家約計280人與會。此跨部會平台的推動,不僅關乎生物醫學研究、更是人文社會與前瞻科技互動的研究,期待能加速開展臺灣替代科技的發展腳步,成為扮演生醫科技發展的關鍵力量,並得到社會的支持,跨域攜手共創一個科技創新、人文倫理、環境永續、產業經濟平衡發展的共好未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經濟部攜手產官研醫探索醫材新契機 期許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高階醫材生產與研發中心

經濟部於18日假臺北圓山飯店舉辦「臺灣成為全球重要醫材供應鏈的機會與挑戰交流會」,現場邀集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健保署、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投資業務處等單位,與來自智慧醫療、創新醫材、CDMO業界、生技醫療相關公協會及全國指標醫院意見領袖超過百位代表從智慧醫療、創新醫材、CDMO及國際拓展四大方向研議推動策略及做法。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開場致詞中表示,醫材產業是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龍頭,健康照護是永遠的議題,如何協助醫材產業創造更多元的應用、完備合宜的法規環境並進而建立醫材品牌與信賴度是政府將持續努力的方向,未來經濟部將串聯產官學研及跨部會協調以協助產業推升。

2023-02-20T10:13:09+08:002023-02-20|Categories: 方案相關新聞|

再生醫療雙法 政院今拍板 刪除再生醫療基金

行政院會16(今)日將通過攸關生技產業發展的「再生醫療雙法」,包含母法《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為再生醫療產業注入強心針。值得一提的是,草案原先亮點是規劃設立再生醫療基金,考量重複補助及財源穩定性,決議刪除,保留針對困難製造細胞,由國家級細胞庫提供給業界使用,並將提供獎勵措施鼓勵研發,也還會設置再生醫療審議會,協助產業發展。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將對產業有很大助益,為再生醫療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希望納入立法院新會期的優先法案。

立陶宛官員參訪國科會 聚焦生醫、雷射科技領域

立陶宛教育科學及體育部及國家科學院等高層官員受邀,今(2日)起來台灣參訪國科會,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達誠摯歡迎,並盼藉此深化雙邊交流,如會議聚焦生醫、雷射等科技領域,包含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與雷射晶體技術等,國科會表示,前年我國組團赴立國,就獲高度關注並簽署6項MOU,包括半導體人才培育、雷射晶體技術、衛星、半導體技術、生技、商機與融資合作等,雙方將強化上述合作,共推研究及共同參與歐盟計畫等。

完善醫療器材品質,食藥署推動「醫療器材GDP」

為確保醫療器材於製造業者交付販賣業者後之流通過程品質得以維持,食品藥物管理署推動「醫療器材優良運銷準則(GDP)」,強化醫療器材供應鏈管理,防止不良醫材進入合法供應鏈。食藥署自103年起推動醫療器材GDP,持續透過輔導性查核、舉辦業者研習會及主題性論壇等,完善醫療器材販賣業者之管理。配合醫療器材管理法實施,食藥署於110年3月18日公告45品項清單,持有該些品項許可證之醫療器材販賣業者及其授權輸入之醫療器材販賣業者,自112年5月1日起,應取得運銷許可,以完善醫療器材生命週期管理制度,保障國人取得有品質保證的醫療器材。

Load More Posts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