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於第4次委員會議提到「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由衛福部、國科會及經濟部共同執行,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認為,該計畫經由跨部會合作及上中下游協調整合,已逐步完備健康數據基盤及提供服務,也有實質的應用成果,「這將有助於擴大臺灣醫療利基優勢,讓醫學、研究、產業及政府持續攜手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
鑑於國內健康數據散落不同單位、資料庫,該計畫推動健康大數據平臺,採用HL7 FHIR國際資料交換格式為統一標準,癌症主題資料欄位則參考mCODE,推動健康大數據的主題式資料庫及分析。衛福部指出,目前已建立肺癌主題式資料庫,整合健保、癌症登記、死因、肺癌研究主檔,合計約31萬8千多筆資料,肺癌主題式資料庫已在今年2月於衛福部資科中心上架,受理申請,目前也在建置乳癌主題式資料庫中。
衛福部表示,這些生醫資料庫也用於藥物開發,包括利用生醫大數據找出病患分群、具有療效指標潛力的大腸直腸癌生物標記,有助於藥物開發。111年成果包括找出病患分群效果的候選特徵基因組,以及完成先導抗體的體外體內藥效評估等。同時也運用華人的生醫大數據,和醫界的產學合作,開發精準醫療技術及服務,例如乳癌病患的變異點圖譜,開發整合式技術服務、標靶藥物等。
衛福部認為,透過資料的一致性、資料的整理,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健康大數據,公私協力合作、衛福部食藥署對真實世界數據建立法規、指引,以及對使用者友善的單一窗口等策略,讓醫材開發、醫療輔助服務、藥物開發、健康資訊服務者,通過加值應用資料提升競爭力。
國科會表示,衛福部已針對國人重大疾病,建置符合需求之主題式資料庫,像是肺癌主題式資料庫已於「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開放申請,也規劃「台灣健康大數據單一窗口服務網站」,提供數據資料供給端和需求端適當導航,針對臺灣特有癌症患者,進行實體腫瘤基因圖譜定序,建立精準醫療公私合作聯盟,透過醫療基因大數據及臨床試驗合作平台,產生完整可靠的癌症精準醫療資料庫。
國科會指出,目前已補助陽明交通大學團隊,發展身智衰退症其潛在的大腦生物標記,藉由大腦相關變化,提早掌握身智衰退症和老化狀況。此外,也補助三軍總醫院團隊打造尖端科技智慧醫院,導入人工智慧建置心電圖判讀平台,藉簡單便宜的心電圖檢查,找出致命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為「個人化精準醫療」,實現可行途徑。
國科會說明,經濟部以國內病患檢體,進行藥物標靶驗證,且以國內臨床檢體,完成預測模型的驗證與優化,同時以華人特有癌症之生醫大數據做為載具,進行癌症新穎標靶驗證與用藥伴同式診斷產品開發,未來提供產業可經生醫數據進行標靶探索到新藥前臨床開發的整合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