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遠距醫療大鬆綁的「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規劃案已經預告,依照60天預告時程推估,這項規劃案預計明年元月中旬後有機會上路,將大幅放寬遠距醫療適用範圍由五款增加為十款,包括慢性長期用藥照護、及國際醫療都適用,新法上路後,將有助於台灣智慧醫療市場推廣。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日前發表演說,說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規劃案已在11月24日進行法規預告,共有四大修正重點,包括「擴大特殊情形」、「增加通訊診療項目」、「放寬開立處方」以及「增加資安規範」等。
其中「擴大特殊情形」的種類由五款增加為十款,新增種類包括:慢性病長期用藥照護、疾病末期照護、行動不便照護、災害及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國際醫療照護等五款;「增加通訊診療項目」也由原本的六款增加為八款,新增項目為諮詢、檢查、檢驗單、會診及開立處方;至於「增加資安規範」項目,也將強化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
市場分析,衛福部將擴大開放遠距醫療,國內科技業、電信商已陸續展開布局,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日前就指出,要配合衛福部、醫療院所並滿足民眾,打造遠距醫療生態系;此外,政府也在鼓勵醫療法人前進東南亞設分院,後續這些國家的台商,都有機會透過透過遠距醫療獲得台灣的醫療服務。
石崇良表示,疫情為全球造成衝擊,也為醫療帶來省思,服務模式最大的變革就是遠距醫療落實。尤其自今年5月起國內疫情爆發後,基層醫療啟動了視訊診療,讓98%的病人都能在居家完成診療,而且在全台2,000家社區藥局的合作下,15%的抗病毒藥物都是透過社區送藥到府。
他表示,從去年5月至今年11月17日,全台共有587萬人接受遠距醫療,申報件數超過1,129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