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6)日釋出兩大醫療產業政策利多,包括「再生醫療二法」將送進立院審議;其次,醫院投資產業鬆綁,也將在年底前上路。業內指,兩大政策可望各創造逾千億元產值,是發展生醫的新里程碑。

石崇良表示,再生醫療法目前正在行政院審查,預期本月就會審查完畢,「絕對有機會」在立法院本會期審議;此外,衛福部9月21日衛已預告《醫療法》35條修正案,將鬆綁醫療法人投資限制,石崇良也指出,這項修正案今年年底前可上路,下一步將推動公立醫院也能鬆綁。

石崇良昨日出席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共同主辦「再生醫療發展趨勢與戰略布局」國際論壇。他表示,衛福部原本規劃的「再生醫療三法」目前已調整為「再生醫療二法」,相關條例正在行政院審查,這個月就會審查完畢,絕對有機會本會期送進立法院審議。

對於石崇良的說明,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表示,再生醫療法在政府跨部會之間已經得到共識了,現在就期待國會能夠全力支持。

石崇良表示,原先規劃的「再生醫療三法」,其實比較重要的是《再生醫療管理條例》與《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這兩項作用法,《再生醫療發展法》算是基本法。由於府已經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並將「再生醫療」等新興產業納入,許多賦稅優惠或獎勵辦法皆已列入生醫條例,為避免疊床架屋,因此決定取消《再生醫療發展法》。

石崇良強調,由「再生醫療三法」改為「再生醫療二法」後,未來再生醫療的管理將採雙軌並行,分別管理上市產品與醫療技術。未來再生醫療的製備也將依據風險分級管理,對於高風險或量大的產線,可能要求GMP等級的審查標準。

另外,衛福部今年9月21日已預告《醫療法》第35條修正草案,醫療法人對單一公司投資額,原本不得超過公司資本額20%,現在只要符合三個規範之一就可放寬:一是投資標的使用的主要營業技術為醫療法人提供;二是以醫療法人研發之智慧財產作價入股生技醫藥公司;三是與目前政府政策發展相契合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