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天半的群策群力,2020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在今(3)日圓滿謝幕,由沈榮津副院長聽取張鴻仁委員代表報告本次BTC會議總體觀察與建議事項。

今年的會議主軸聚焦展望臺灣新未來,從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趨勢,檢視我國生醫產業推動進展,提引出「精準健康」的概念與策略方向,朝向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之全方位個人化精準健康服務發展,促進產業翻轉創新,並透過精準健康倡議連結更多國家,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因應全球疫情,本次會議精簡規模,並採視訊連線納入海外委員和特聘專家的觀點與意見,也藉由直播分享會議精彩的引言及熱烈的交流,讓更多關注生技醫藥發展的各界人士都能掌握第一手資訊,產生外溢效果,加速產業政策擴散。

BTC會議經過與會委員和產政學研醫專家們的高效溝通與深入討論,多層次收斂形成共識,提出多項建議。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和突發的疫情衝擊,是挑戰也是機會,我們應善用臺灣的優勢,迅速切入重組中的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後疫情時代的戰略產業,並以更前瞻的思維強化科技政策,擘劃臺灣生醫未來的發展藍圖。

疫情推升遠距醫療及智慧照護需求,也推進數位科技和醫療服務的融合,建議跨域結合臺灣資通訊(ICT)技術優勢,發展Bio-ICT創造加乘綜效,並建立研發中各種數位醫療、智慧照護的監理沙盒(sandbox)試驗條例,導入人工智慧(AI)、數位科技與先進網路應用於醫療場域和生活中的各種情境,打造以人為中心的智慧健康照護服務產業。

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整合平台,連結國內現有Biobank與醫療機構,將過去累積的龐大檢體和臨床資訊,轉化成更有價值的數據資料,奠定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石;未來以此作為一個端點,串聯醫藥健康資料庫,建構我國健康大數據系統,完善基盤與應用架構,促進轉譯研究和產業發展,並透過公私協力落實健康大數據運用在精準醫療、智慧健康等領域,減少未來高齡少子化社會之預防、醫療與照護資源投入等問題。

法規一直是政府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特別是生醫產業屬於高度法規監管的範疇。而科技發展往往走在法規改革前面,因此,政府必須用更有遠見的戰略思維來制定更具彈性的法規框架,以容納科技的創新,並透過法規調和強化施政力道與帶動新興產業發展。針對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即將於2021年底落日,相關主責部會也積極研議新法案,擴大具體明確的適用範圍,讓獎勵新興生技或新科技結合生醫有法源依據和運作空間。

本次會議凝聚共識所歸納總結出的重要建議事項,行政院將協調各相關部會署盤點資源,從法規調適、人才培育、科技創新、環境建構等面向來進行通盤考量與審慎規劃,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以及周全的配套措施,強調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並強化各部會間的互助合作,盡心思做好每個環節,讓政策的推動能有效接地產業、讓人民充分有感,加速我國生醫創新發展和扶植產業翻轉躍升,與世界接軌。